重组蛋白行业内企业生产车间面积、机器设备数量不是影响产能的决定性因素,规模化生产技术是实现产能升级需要突破的主要瓶颈。相关产品产能从实验室水平到大规模生产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需要解决规模化生产后大规模反应的传质、传热、传动协同性和均一性以及大体积破菌液澄清的技术障碍。
随着工业生产客户需求扩大,重组蛋白企业在产业化升级过程中需要面对规模化生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某单类产品的需求过大导致的客户集中度增强。同时,由于行业内生产成本普遍较低,相关企业出于生物反应的不确定性、规模效应以及产品稳定性考虑,在实际生产中会适度加大生产投入以确保获得性能一致的预定产量的产品,从而导致产销率较低等问题。
由于生物医药行业的安全性要求及特殊性,国家相关产业法规/管理规范规定,进入临床试验后的产品,如发生关键原辅料、处方工艺等的变更时,应当对可能影响药品安全性的变更进行评估,重组蛋白行业与下游客户具备了天然粘性。同时,随着更多下游项目进入临床阶段,对上游原料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或更换原料更加慎重。根据《“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的规定,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中重点强调了医药上游供应链的重要性,并多次提及“供应链稳定可控”,上游重组蛋白的原料供应商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上,更体现在对下游客户的多元赋能上。重组蛋白企业通过和下游应用企业加强技术合作攻关,形成完整的技术协同,可建立稳定的上下游合作关系。上游原料供应商根据下游应用企业的需求,建立上游原料的质控体系,同时向下游客户提供技术输出、原料质控方法及配套质控文件等,有助于下游应用企业更加快速地响应终端市场的需求,从而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根据Frost&Sullivan关于全球重组蛋白市场规模分析及预测,全球重组蛋白市场从2015年的7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08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9.0%,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8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间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4.1%。
重组蛋白行业发展受生物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体外诊断、mRNA疫苗药物等下游应用领域发展的影响。
2022年至2023年,生物药行业受全球经济大环境、行业政策以及行业自身发展影响,进入调整期。2023年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融资活动同比呈现显著地下行,从数据对比来看,2023年融资金额大幅减少,除11月份同比增长0.5%外,其他月份均为负值;融资事件月度同比数据也基本为负。至2023年年底,整体投融资的下降趋势并未停止,2024年企业的融资压力依旧不减。
随着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药物研发理念逐步成为共识,生物医药行业投资回归到真正的创新研发,新的技术(类器官、多特异性抗体、ADC、mRNA、基因治疗、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及蛋白质工程等)被生物医药行业关注。2023年国内多款双抗药物、ADC获得国际多国认可,同时政府推出一系列支持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政策,成为推动行业前行的助力剂。在知识产权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提高企业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此外,2023年底上海重磅发布了生物医药产业三大行动方案,促进合成生物、基因治疗、医疗机器人三大前沿赛道的发展。生物医药行业细分赛道处于动态调整和价值重新确认中。
随着科研资金投入的增长、愈加显著的收益以及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的崛起,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将继续蓬勃发展。随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生物技术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地位日益凸显,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资金投入迅猛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资金投入由2015年的434亿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的1,004亿人民币,年复合增率高达18.3%。
此外,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生物试剂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生物试剂科研市场规模于2016年达到82亿人民币,并以16.5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0年的151亿人民币,增速高于同期全球生物试剂科研市场。这一投入预计于2025年达到346亿人民币的规模,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8.10%。(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随着国产品牌知名度和产品品质的逐步提升,国产产品引用文献的增加,该领域国产分子类、细胞类、蛋白类研究试剂的国产替代正在全面展开。
体外诊断(IVD)作为精准医疗的基石,是医疗器械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IVD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萌芽初创到高速发展的产业升级全过程。然而,在后疫情时代以及集采的大背景之下,体外诊断行业正经历快速迭代,IVD企业短期内面临成本控制、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市场重构等重大考验。通过对2022年IVD上市企业年报披露情况及2022年全年投融资事件汇总分析判断,2022年行业增长率超过30%,去除新冠业务影响,常规业务没有增长;预计2023年行业规模总体出现下降,去除新冠业务影响,常规业务的增长率在10%左右(来源:《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年度报告》(2022版))。
在IVD的供给端,政策鼓励进行产业技术升级,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测仪器开发,同时支持开展体外诊断仪器设备与试剂的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要求大力推动创新产品研发,重点发展体外诊断等领域的医疗器械、疾病筛查、精准用药所需的各类分子诊断产品。
在IVD行业中,IVD原料占据成本比例较高,但IVD原料国产化率较低。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2019年体外诊断试剂进口原料市场规模为73亿元,占IVD原料市场的88%,国产原料市场规模为10亿元。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对生物科技产业供应链本土化重视程度不断加强,预计国产体外诊断试剂原料市场规模将以23.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4年达到27亿元,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并突破“卡脖子”技术。
随着mRNA行业的渐趋成熟,不论mRNA技术还是应用领域,均得到了较大的拓展。mRNA技术层出不穷,如环状RNA、自复制mRNA、不加帽mRNA的设计、递送方式升级(如靶向特定组织或器官,加强递送效率等方向)。应用领域持续拓展,从传染病疫苗拓展到治疗性mRNA肿瘤疫苗、mRNA蛋白替代疗法、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等。传染病疫苗从单价到多联多价,并进一步拓展到动保领域。
mRNA相关产品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药渡数据库检索mRNA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20日,全球有超过180个mRNA药物项目,其中94个项目进入临床,8个项目获批上市或EUA。
近年来,国家面向生物医药领域不断出台各种规章政策和引导性文件,力求加快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生物技术高新企业和新兴产业。国家对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的大力支持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行业周期对供应链的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等因素推动下,原材料进口受限,内生需求扩大,进一步促进了本土企业的发展。随着本土企业在重组蛋白研发、生产、质量控制方面实现科研能力的提升、产品质量的提高、业务水平的进步,国产重组蛋白等生物科研试剂将通过价格、供应链及服务的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步打破进口产品主导的行业局面,进口替代趋势延续。
生物医药行业和基础科学研究对重组蛋白的种类、质量、货期和稳定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此外应用场景多样且复杂,需要研发和/或生产全流程的产品、支持和服务解决方案。由于行业特性势必要求重组蛋白不仅具备接近天然蛋白的结构,而且需要更高的纯度和更好的生物学功能及批次间性能一致,还需要有稳定、快速和大量的供货能力。为了满足客户对重组蛋白的多种需求,公司需要开发成千上万种重组蛋白,开发出产品之后还需要做多种质量控制,比如纯度、内毒素、亲和力以及生物学活性验证,因此需要建立多种生产平台、活性检测平台、应用平台等研发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需要具备蛋白结构分析和设计、细胞培养、转染、纯化和活性检测等经验。如酶及试剂产品的主要技术壁垒是对酶的改造能力。酶的改造涉及酶活性、酶表达量、热稳定性、催化效率、耐受性等多种核心性能指标;重组抗体产品的技术壁垒主要是如何高效地获得高亲和力的重组抗体及抗体对,以及提升重组抗体的表达水平;靶点及因子类蛋白产品的主要技术壁垒是如何设计出类天然结构的功能蛋白以及提升产品活性等。同时,研发产品从实验室到大规模生产并保证质量稳定系公司所处行业的重要壁垒,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选择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的工艺步骤和工艺设备,同时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在相对宽泛的工艺条件下确保产品的稳定性。针对生物医药行业和基础科学研究研发生产流程众多和复杂的情况,能够提供全流程应用解决方案将会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重组蛋白行业对生物相关人才的要求较高,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需要长时间的研发生产实践练就,无法仅仅通过高校实验室培训获得。同时,重组蛋白行业作为多种技术综合的行业,需要企业长时间地积累才能建立完善系统的技术能力,进而有能力训练出高技术人才。
生物药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呈现多技术路线齐头并进、多技术路线联合使用、创新驱动的显著特点,对上游供应商的全方位服务能力提出全新的要求。
公司从下游客户的应用需求出发,全面整合7大技术平台和23项核心技术,推动从技术导向转变为向客户提供全流程应用解决方案的转型,已形成针对多个应用领域的全流程解决方案,竞争优势明显。
公司以“专注底层创新,赋能生物医药行业”为使命,全面整合7大综合性技术平台和23项核心技术,为生物药、体外诊断、mRNA疫苗药物、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等领域客户提供原料与技术解决方案,包括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2023年持续进行创新研发,支持和赋能下业创新升级,服务客户近3,000家,全方位满足行业需求。
在靶点及因子类蛋白方面,根据Frost&Sullivan对2021年国内重组蛋白科研试剂市场预测数据,公司靶点及因子类蛋白产品大约占据了4.1%的市场份额。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通过Legotein^[®]蛋白工程平台、计算机辅助蛋白表达设计(CAPE)平台、规模化生产与质控平台等技术平台自主研发生产靶点及因子类蛋白达3,320种。该部分产品具备产量高、活性好、纯度高、批间一致性好、生产过程稳定可控等诸多优势,广泛应用于生物药、细胞培养、类器官培养、免疫诊断等应用场景,市场认可度高。2023年,新增靶点及因子类产品272种,尤其在多次跨膜蛋白、细胞因子、传染病病毒诊断抗原等方面新增了大量市场稀缺的产品,提升了公司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在诊断抗体方面,根据Frost&Sullivan对国内诊断抗体原料行业的市场规模预测,公司2021年诊断抗体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2.92%。2023年,国家防疫政策调整,公司新冠诊断抗体销售下滑,但常规诊断抗体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公司诊断抗体为重组抗体,主要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研发,该技术开发的抗体具有特异性高、亲和力高、批间一致性好等优点。2023年,新增GDF-15抗体对等27种,为下游企业开发创新诊断试剂提供了高品质原料。
在酶及试剂方面,作为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生物试剂之一,其下游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公司重点布局mRNA原料酶,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1年度公司在国内mRNA原料酶及试剂市场国内厂商排名第一,占据国内市场39.80%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具备mRNA原料酶规模化生产能力,关键核心酶原料在严格的GMP体系下生产,严格的质量控制和保证体系,确保产品性能优异,批间稳定性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