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平台app:郭宏伟:专家型的“金牌工人

2024-01-24 20:39:56 1

  人物档案:郭宏伟,扎根于电解铝生产一线载,在基层当电解工,专心于岗位,潜心于技术。从最基层的操炉工人做起,带领电解工们实施“三度寻优”试验,成功启动120台电解槽;开展“多参数平衡”控制技术实验获得成功,大幅度降低了电解槽能耗,铝锭综合电耗降至13400Kwh/t.AL,走到了国内前端。他成为公司电解铝厂技术创新的主要骨干之一,为中国铝工业的技术输出和公司电解铝节能降耗作出突出贡献。

  他,大学毕业后来到电解铝生产一线,当起了电解工;他,应聘上了工程师岗位仍然进行“摸槽底”作业;他,带着技术走出国门,为国家在世界铝电解技术的强林中占得一席之地作出贡献;他,攻克技术难关,一年为电解铝厂节约800万元的投入……他就是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电解铝厂主管工程师郭宏伟。

  中等身材的郭宏伟在人群中着实突出,因为他太瘦了,消瘦的脸庞颧骨高高突起,双目炯炯有神,丝丝白发经不起岁月蹉跎悄然爬上发尾。

  “电解作业有多苦,一般人无法体会。”郭宏伟对笔者说,仅作业穿戴的劳保装备,就非常沉,4斤重的加钢板劳保鞋,接近2斤重的“猪鼻子”防护面罩,特制的工作服、安全头盔和手套,加起来至少10斤重。“我刚参加工作时,穿戴着这些装备看师傅操作,一个班下来,就累得够呛。”

  1999年大学毕业后,郭宏伟怀着无限的憧憬到享誉国内外的平果铝工作。报到之前,他曾无数次设想自己的工作场景:在计算机前设计方案,在主控室里分析数据,或者是遥控调度生产……想象很美好,但现实的落差却很大。到平果铝后,郭宏伟每天穿着厚厚的工作服和重重的绝缘靴,与同事们一起,重复着摸槽底、捞碳碴、换阳极的铝电解工繁重而枯燥的工作。

  广西夏季酷热难耐,在屋里待着都难受,而每天要在近千摄氏度高温的电解槽边上干活,再加上粉尘、磁场艰苦的工作环境,郭宏伟也曾迷茫。但这时,1999年平果铝成功攻克了300千安级铝电解技术,这个消息迅速传遍国内外,前来学习的专家学者络绎不绝。“300千安电解槽,代表了当时世界顶尖水平,对于学习冶炼专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既惊奇又羡慕。”郭宏伟说道。

  为了了解电解槽的构造和原理,郭宏伟常常一个人爬到又热又脏的电解槽顶部研究设备结构和动作原理,尽管被烟气呛得差点喘不过气来,但他从未放弃。为了更换阳极碳块,他直面960摄氏度的电解质,在电解槽旁烤上半个小时,一个工作流程下来,已经大汗淋漓。

  电解铝厂电解工序主管阮兴龙说:“郭宏伟是一名从大学生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他能弯下腰来,完全融入铝电解日常的生产操作中去,是难能可贵的。他担任操作助理时,曾长期坚持每天全程参加4个电解槽的换极工作,长时间忍受近千摄氏度铝水烈焰的烘烤,他的操作水平就是这样‘烤’上来的。”

  经过多年的积累,2013年,郭宏伟和他的团队对大钢棒“双平衡”节能型电解槽和高能耗槽技术成功攻关,这成为他一直都自豪的事情。

  “电解铝一直是一项高耗能产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我一直想攻克这个难题。”郭宏伟笑道,“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使用新材料给电解槽保温,让热量更多的保留在电解槽中,应用于生产。但又不能添加过多的保温材料,保温材料添加过多会致使电解槽泄漏,严重可导致整个生产线崩溃,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如何达到保温和安全双平衡,成为这项技术的难点。”他给笔者介绍道。

  “我和团队成员24小时轮流守护在两台试验电解槽旁。”回想起试验这项技术的半年里,他操碎了心。值班时,他每隔一个小时都要到两台试验电解槽测量数据,即使下班之后,他还不时打电话给当班成员,了解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测试,这一技术通过安全评估,为公司节能减排作出巨大贡献,为电解铝厂共节约800万元。

  由于郭宏伟技术过硬,生产技术上的“疑难杂症”都能解决,2006年到2012年,和平果铝电解铝专家先后5次到印度两铝企业开展技术援外工作,在性能考核中以94.18%的电流效率、13401Kwh/t.Al的直流电耗得到了印方的高度肯定,为中国铝工业技术成功走出国门、在世界铝电解技术的强林中占得一席之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6年,印度Balco铝业公司由于停电导致大面积停槽,印度工人在处理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事故,郭宏伟也看到了爆炸现场。“从印度工友录的手机视频可以看到,铝液飞溅出来的时候,像放鞭炮一样,整个车间全是火花。”描述起当时的场面,让他心有余悸,也刻骨铭心。这也让他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援外结束后,他回到公司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在印度Balco铝业公司处理异常情况和紧急情况的经验,和工友们一起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并把经验向其他工友传授。

  郭宏伟当年的老班长唐跃松回忆:“他有时间就看技术书,把一本蓝皮的电解铝技术书都翻烂了;他还爱做工作笔记,干到哪儿记到哪儿……郭宏伟把爱做工作笔记的习惯带到了印度。”

  挺起中国铝业的脊梁,靠的就是工匠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既然做了选择,就要好好干,而且要干出个样来!”如今的郭宏伟,已经是一名名副其实的“金牌工人”。

  此时,他把目光又投向了比他更年轻的同事们。在他眼里,自己一人好不算好,一个团队好才是线年,在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工会的支持下,以郭宏伟的名字命名的“宏伟劳模、金牌工人创新工作室”建立起来。创新工作室全体成员以“传承技艺、科技创新、打造精英、提升管理”为指导思想,开展导师带徒、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活动。

  从他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他作为一位长者的师德,更看到了他作为一名工程师的品德。3年来,工作室开展了36场电解铝技术知识培训,1000人次参加培训,培养了10名金牌工人、技师以及12名年轻的铝电解技术专家,这些技术专家走向全国电解铝厂和国外电解公司进行技术输出,他们用自己高超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为公司增加收益,充分体现了人才精英队伍创效的良好效应。郭宏伟先后主持和参与了10多项技术改造、科研项目,参加研究和应用了数十项新技术、新工艺,解决了大大小小50多项生产技术难题。郭宏伟所带的徒弟黄为灼被公司评为2013年金牌工人,徒弟汤伟在各种技术比武中名列前茅,多次被指派到国内外的铝厂进行技术交流和指导工作,得到各厂家的好评。

  不断的创新,忘我的进取,是郭宏伟成功的捷径,如今的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牌工人,电解铝也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