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平台app:臨泉秋天的第一口烤全羊

2024-06-05 06:33:54 1

  “這烤羊肉,金黃色裡冒著油,勾人食欲,香氣四溢,讓人垂涎三尺。” 臨泉縣姜寨鎮村民劉廷山一邊品嘗烤全羊,一邊贊嘆,“吃起來,烤全羊外焦內酥,外邊的肉有嚼勁,像嚼牛肉干一樣﹔裡面,肉質細膩鮮嫩,香哩很。”

  到瓦店吃烤全羊,許氏烤全羊不容錯過!作為當地頗具名氣的一家飯店許氏烤全羊目前已傳至第六代,烤全羊技藝被列入縣級非遺保護名錄。

  “我自幼跟隨曾祖父、祖父學習烹飪技術,多次到專業廚師學校學習技藝。”今年49歲的許連學是許氏烤全羊技藝第五代傳承人,曾專程到內蒙古自治區學習烤全羊技藝,虛心請教當地廚師,學成后加以改進創新,既具內蒙古地道的烤全羊風味,又形成了瓦店許氏烤全羊特色。

  “近百年來,我們家族烤全羊在秉承傳統技藝的同時,博採眾長,精益求精,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聞名。”許連學說,“多年下來,形成了選料精、配料細、輔料全、形態美、味道鮮、口感嫩六大特色。”

  據瓦店鎮宣傳委員李丹介紹,目前瓦店鎮主打山羊美食的飯店有20多家,除許氏烤全羊外還有擅長做羊肉湯、鹵羊蹄的趁新羊肉湯館。

  “熬制羊肉湯,一定先別放鹽!”趁新羊肉湯館業主李趁新介紹,用地鍋柴禾燒的羊肉湯最好,撈出血沫后,投佐料下鍋,熬制40分鐘即成。“食用時,取湯鍋中熟羊肉和羊雜,切碎放入碗中,盛上羊湯,加上蒜苗末、香辣油,就能食用了。”

  走在瓦店街上,一股股噴香的燒餅味兒順風飄來,瞬間被吸引了——吊爐燒餅,瓦店人稱“燒餅饃”。剛出鍋的吊爐燒餅,黃澄澄、金燦燦的,香味扑鼻,色香味俱佳,看著就撩人食欲。

  “在瓦店街上,最有名的當數老侯燒餅,已經有60多年歷史了。”李丹介紹,“瓦店集周邊的村民都知道他家燒餅好吃,趕集都要帶回家幾個。”

  “打燒餅是個辛苦活,天剛蒙蒙亮,我就起床干活了,和面、發酵,把五花肉剁成肉泥,再加上芝麻、鹽,提前准備好食材、配料,一道工序都不能少。”侯超廣說,打燒餅也是個技術活,爐內溫度高,必須動作麻利。

  “貼燒餅坯子,首先要穩,往爐裡送坯子時,手不能抖,動作要干脆,一氣呵成。兩三分鐘,外酥裡嫩的燒餅就出鍋了。”

  隨著電商業發展,許多在外打拼的瓦店人也能吃到老侯家的吊爐燒餅了。雖然老侯燒餅目前還沒開網店,但可以通過微信或托親戚朋友代買。收到燒餅,熱一下即可食用。

  前段時間,臨泉縣第十三屆山羊美食文化節暨第二屆嗩吶文化藝術節舉辦,上午10時許,萬眾期待的斗羊大賽開始。來自臨泉及河南新蔡、沈丘等地的斗羊人牽來60多隻山羊參賽。

  這些斗羊,個個一副“狠勁”,長著粗壯的角,留著“大胡子”,瞪著眼睛。上台后,它們昂首挺胸,“信心”滿滿。

  比賽開始,兩隻斗羊先“打量”對手一番,隨即,不約而同后退幾步,后蹄立地,前蹄抬起,傾斜著身子、卯足了勁,猛地沖向對方。

  碰撞一次,勝負難分﹔抵頭較勁,退后再斗,“嘭”“嘭”“嘭”……就這樣,幾個回合下來,總有一隻斗羊或累癱在舞台上,或落荒而逃。精彩的對抗、滑稽的場面,贏得觀眾陣陣喝彩、掌聲不斷。

  “瓦店是臨泉縣山羊大鎮,當地百姓自古就有養殖山羊的傳統。”李丹說,由於山羊多是自然放養,吃地上的草、喝河裡的水,個個長得膘肥體壯、毛色發亮。

  自2009年以來,瓦店斗羊比賽已舉辦了13屆,成為臨泉縣的一項品牌民俗活動,不僅提高了養殖戶的積極性,還促進了當地商貿經濟發展,給人們帶來很多樂趣。

  “黃銅檀木尊身塑,圓口長脖掌上擎。可道人間今古事,能學百鳥木中鳴。”在文化藝術節上,瓦店鎮高樓村黃家嗩吶班的十多名學員,忙得不亦樂乎。

  他們每天登台演出,為鄉親們帶來一曲曲嗩吶節目。在高樓村1600多名村民中,四分之一的人會吹嗩吶,嗩吶演藝班達60多個,被稱為嗩吶村。

  “在俺村,幾乎每人都能吹上兩曲,也不存在嗩吶擾民問題。”37歲的黃磊是高樓村黃家嗩吶班的第十代傳承人,也是臨泉嗩吶縣級非遺傳人、安徽皖派嗩吶藝術研究院副秘書長。

  “過去,傳統嗩吶藝人會吹會演,但不會說,更不會教。”黃磊說,相較而言,自己掌握了一些樂理知識,有能力把嗩吶技藝更好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學會吹嗩吶。

  “村裡嗩吶班子不少,演一場收入一兩千塊錢﹔趕上春節旺季,每場演出能收入五六千塊錢。”黃磊介紹,“在瓦店鎮,嗩吶已成為一個產業。一個嗩吶班子,一年差不多能接200多場演出﹔比較出名的,每年能演300場左右。”

  “目前,嗩吶已成為高樓村的一張名片。”瓦店鎮宣傳委員李丹說,“吹嗩吶、演節目,帶動了當地四五百名村民就業增收。”(杜建龍)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