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曝光低级刷大单的品牌是谁,毕竟创业公司也是被资本给逼的,人家刚Close了新一轮几十亿估值,刚进了头部基金,看破不说破。
更何况,这是整个行业生态所逼,刷得这么严重的,又不是只有他们一家,各赛道新消费头部,几乎难有幸免。
历史总是在反反复复的重演,10年前,杂志报纸虚构发行量,真实印刷量和刊例发行量之间的差距,10几倍,都算是良心的。敢夸大几十倍发行量的,国际奢侈品牌也照样砸钱买单。
14、15年公众号的黄金年代,像我这种为数不多知道杂志真实印刷量的人,看到博主的公众号,一条阅读量能轻松跑过10万几十万,真的是被吓死了。像我们这代操盘过纸媒新媒体广告的人,心里直犯嘀咕,按照这真实阅读量,精准内容触达,那广告还不得卯着几十万去啊?
只不过,经历了新消费赛道资本情绪的几起几落,HFP最后悔的应该是,当年没谈个好价钱,卖给欧莱雅吧
公众号繁荣的时代,刷阅读,刷点赞,刷评论,刷互动,刷转发,精刷粗刷,快刷慢刷,跟电商刷单黑产的套路差不多。
无论人家刷单的钱,是融资一轮一轮融来的,还是下水道黑钱赚来的,人家能把帐算明白,也是人家的核心能力模块。
千万别信投资人跟你说什么,一路狂奔,跑了再说,先做快速增长,先扩张冲到市场头部, 说什么终局不是想出来的,是跑出来的。
做消费品,在深刻认知团队自身基因的前提下,下场前,一定一定一定要想清楚赛道和定位,这是第一位的。
看不到大机会的赛道,烧钱高举高打就算冲到第一位,也是直接 一头栽进焚尸炉,历史已经验证过无数次了。
A公司拿了融资,大做PR,有了名气,双倍工资,把B公司的核心技术、产研团队都挖了过来,补了自己产品差,业务弱的短板,很快就用资本的钱,把B公司从市场占有率上逼死了。
B公司的基因,想做好产品,好品牌,不愿意伤害品牌和用户的生命周期,极度抗拒陷入饮鸩止渴的资本死循环。
那么,B公司,除了强定位强业务的创始班底之外,还需要有懂资本,懂最终商业变现模式,对商业化娴熟的合伙人。
创始人要自己下场盯投产优化,把握好手感和节奏,去双向动态平衡“扩大市场占有”和“缩小销售成本”之间的关系。
即便是战略性刷单,也不能占比太高,因为刷单涌入的用户数据,都是低low用户,会毁掉你原本的优质用户数据包,导致日常自然流量配给,会从你的精准用户,flop到低质用户。
做好预算规划,投入货品的生产成本+履约+扣点,召回优质老用户池里,做新品/明星单品的种子用户内测活动,激励真实用户免费领取产品,写测试报告,还能外溢出其他平台上的种草贴。
这种精致的玩法,要想把用户体验做得很好,人力成本有点高,是比较重且精细化的模式,无法在短期内疯狂放量,但从结果来看,无论是流量、口碑还是投产,质量都是相当高的,很值得。
B公司,不要太纠结A公司的虚妄繁荣,要沉得住气,高举高打拿融资打名气,也会有自己躲不开的宿命深坑。
这三种人,都不是单纯用钱就能买走的人,这类大牛,之所以不创业,而选择加入创业公司,一定是有原因的。
搞清楚原因,摸准他们的人性,给他们打造一个生机勃勃又危机重重的舒适圈,这对老板的情商、综合管理,组织力打造的能力,要求极高。
创始人,要努力把你的企业建立成一个学习型企业,让每个人都在压力与成就感并重中完成阶段性自我超越。
历史周期性机会会变,流量红利会变,平台规则会变,资本情绪会变,但是,唯一永远不会变的,是创始团队的基因。
心态一旦崩了,放弃了自己坚守的,擅长的,去随大流,不停根据周期性趋势,去更改公司的核心战略,最后只会一场空。
当你违背自身的基因,去做与你人性对立的事时,你不可能做得比别人好,因为别人是在末路狂欢,而你却是在负重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