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平台app:烧肥猪烤乳猪这部纪录片让你口水眼泪一起流

2024-04-16 10:46:21 1

  “这个咸水角功力是足够的!” 一家广式高档酒店的早茶餐厅,老广乐乐夹着一个手掌般大小,椭圆型的糯米炸物,认真的审视着。

  “这个皮炸的非常好,气泡大小和均匀程度都很显功底。” 她转动筷子展示给我看起来,“我们管这个叫麻皮,火候只要有一点不稳定,气泡就会不均匀,或者一边有一边没有,而且会很快塌。”

  “上世纪80年代,整个广州只有五家餐馆卖烤乳猪的。早期都是光皮的,后来香港饮食业比较发达,麻皮乳猪出现了。” 说话的是泮溪酒家主厨冯炳良。

  他亲历了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整个粤菜餐饮发展,精准的记得每个时间因为什么契机,怎样的美味被发明了出来。

  故事紧接着转到了香港。在一家同样老字号的香港烧腊店里,60年代起就入行的老板继续讲述了麻皮乳猪的诞生故事。

  跟广州一样,最早香港的烧腊食肆卖的也是光皮乳猪(也叫玻璃皮乳猪),麻皮乳猪第一次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一次偶然的意外,一些厨师发现出现麻皮的乳猪可以保持脆皮更久的时间。

  “光皮乳猪出炉必须在一小时内吃完,不然皮就不脆了;麻皮可以让乳猪保持至少4小时以上的脆皮口感”,老板说。

  于是包括餐饮协会在内,香港的饕餮之客开始专注如何创造更均匀的麻皮,让乳猪可以保持完美造型同时,让香酥来的更持久。这股风潮首先在香港流向开来,并被带回广州。

  “麻皮”这个概念也随着厨师们对“麻皮”技法的不断熟练,被运用到更多的美味上。乐乐评价的麻皮咸水角,就是关于“麻皮”这个美味故事轮回里,一道点睛的光彩。

  从最早的寻常百姓家味,到一地口味生活的代表,再随着人的迁徙,走进不同的地域国度,最后演变出千变万化的滋味。

  在这部新加坡U频道在2015年制作的《味蕾时光机》里,我们可以通过7个不同的故事,重塑一个食物的发展演变过程。

  就拿第一集的主角“烧乳猪”来说。故事从一开始就展现了岭南和南洋地区,烧猪作为祭祀祭祖,祈求风调雨顺的必须存在价值。

  “一般我们祭拜天公,基本的贡品必须要有的是蜜饯,代表甜甜蜜蜜;发糕,代表发财;五种水果,代表五个方位东南西北中;再来就是五牲(猪、鸡、鸭、鱼和螃蟹),因为传统农耕时代我们都是务农的,所以如果养的家禽牲畜很平安,没有任何瘟疫,这就是一个好年。农民在祭拜的时候就一定会准备这五牲。”

  最早的时候,农村烧的都是青年肥猪。一头五六十公斤的猪,清理干净后挂在架子上,简单用盐、胡椒和糖腌制均匀,就放在农村都有的地炉里烧烤。

  这是一种用瓦片堆积出来的地炉,拥有梨一样的身形。瓦片能够持久的锁住热气。先烧柴火,炙烤一段时间,再将肥猪容易焦糊的地方包裹上湿纸,调小火势,将烧猪彻底烧熟。

  地炉的容量之大,可以一次性烧5~6头大肥猪。在重要的节庆活动上,每个村落只需两个地炉全开,就可以满足祭祀的全部需求。

  上世纪40年代,地炉烧猪的技艺被广州人带去了香港。《风味人间》第二季的第一集里,就拍摄了香港如今留存的,最后的地炉烧猪。

  在上世纪40~60年代,香港一度有10多家地炉烧猪店,烧猪也因为香港地少人多的独特地理环境,变成了一个可以预定到家,而不是村落自己烧制的活动。

  但这个阶段的烧猪并没有光皮或麻皮的说法,一头大猪进入地炉,只要能完全烧熟带有脆皮,是光是麻是否均匀,并没有人特别在意。

  甚至在那个时期,叉烧也不是如今的模样,而是一头大猪,两条里脊单独分出,放在地炉里跟烧猪一起烤制。不甜蜜,不大量,只是烧猪的一个附属产品。

  随着更多岭南人出走南洋,烧猪和祭祀的习俗也被带去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地炉在这场人口的流变里逐渐消失,猪也变得越来越小。

  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对烧猪的滋味开始有了更精致的要求:南乳烧猪酱、红脆皮、不到20天大的乳猪等要求逐渐变成测试烧猪师傅能力的标准。

  祭祀的习惯还在,用烧猪祭拜祖先的规矩没忘,但南洋华侨的餐桌上却不再看见巨大粗犷的烧猪,而是专门提供餐食服务的机构,在改装的移动电车里,规模化烤制的电炉烤乳猪。

  “食物跟随人的脚步,从一个地方到达另外一个地方,有些骤然消失,有些慢慢沉淀,还有些依稀能追索到最初的模样。”《风味人间》第二季《酱料四海谈》里有这样一段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