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一般都知道“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太岁”是何物。“太岁”到底是什么东西?据专家介绍,太岁是一种黏菌,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既有原生物特点,也有真菌特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肉芝”,并称其为“本经上品”。有专家认为,“太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古生物标本,是“人类和一切动物的祖先”。
研究发现,“太岁”生命力极强,具备自身修复能力,体内含有高度抗腐化和提高免疫力的物质。古籍《山海经》称“太岁”为“视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尽,寻复更生”。
据史料记载,“太岁”是古人假定的一个天体,和岁星(木星)运动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岁”到了哪个区域,就在相应的方位地下有一块肉状的东西,这就是“太岁”的化身,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这就是“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由来。
在中国民间,“太岁”向来被看作是一种神秘莫测的东西,具有能在冥冥之中支配和影响人们命运的力量。古书云:“太岁如君,为众神之首,众煞之主,有如君临天下,不可冒犯”。由于“太岁”位高权重,古人对他都非常敬畏,惟恐触怒了它而于己不利。为避免得罪“太岁”神,在冲犯“太岁”之年必须在新年开春期间拜祭它,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逢凶化吉。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令山东方士徐福到蓬莱三山寻求的长生不老仙药就是“太岁”。
在酒泉市富康家具世界当保安的陈荣德是酒泉市肃州区双明村七组的农民。 7月21日下午2时许,陈荣德到村庄东头的淌沟(地名)洗澡,他突然发现浅水处有一像木桩或石柱的“怪物”发着亮光。他走近一看,此物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埋于河床,顶部竟长有大小、形状与人和动物眼睛相似的黑“眼睛”,点点亮光就是从此发出的。由于好奇,陈荣德找来一洋镐,想把“眼睛”拿出来,谁料一不小心却将“眼睛”弄烂,溅出一小摊浆汁。后陈荣德把此物弄回了家,然而,此举招致其父母的一顿臭骂。
董兆麟,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微生物学、微生物遗传学和微生物工程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多年来一直在对太岁进行跟踪研究。董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就他看到的照片以及媒体此前的报道,张永平家的这个不明“怪物”极有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太岁。董教授说:“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可以初步肯定的是,太岁的主要成分是大型粘菌复合体。”
董兆麟教授认为,从他们目前掌握的研究结果看,太岁在三个方面有重大开发价值:由于其体内含有高度抗腐化性物质,在食品添加剂、无公害食品开发、食品防腐剂领域有重大开发价值;太岁的生命力和适应力极强,体内含有提高免疫力的物质,因此在保健品方面也有开发价值;太岁通过吸收有机质和腐殖质可以自身复制,在医药方面尤其是消化系统方面有重大科研价值。
辽宁省微生物研究院的周主任鉴定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太岁。
可赵吉全夫妇疑惑的是,不是说太岁会有红色的血丝冒出吗?他们找来民间研究者阎海清,鉴定结果这块黄石头就是太岁。
这太岁在水里泡着,三伏天泡一个月也不变质。用它泡的水喝下有点中药味,一位老人喝了泡过太岁的水哮喘病有所缓解。那么这太岁水是否真的具有神奇功效?还是一种巧合呢?
朝阳市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太岁在哪?在李广辉家里。它重达20公斤,高13厘米,围长1.35米,还有海带样的裙边,最令人惊奇的是大太岁里还有小太岁,这在全国都极为罕见。他说:“这东西也奇怪,道上下大雨捡一个,走道一滑也出来一个。前后不到四年捡了3个了。”
这块太岁一直被认为是废旧的橡胶坨,而被丢弃在废品里。2002年的一天,李广辉值夜班回家,在楼下发现了它。当时他把自行车放在雨棚下面,发现一个圆东西,用手摸一摸很柔软。在农村,每年正月初一都迎财神,防止太岁进入,似乎说太岁就是一种灾星。
李广辉的妻子尝过太岁,说太岁有牛板筋的口感。阎海清在接触李广辉家的太岁的几天里头痛迷糊,难道仅仅是某种心理作用,也或者是太岁真的拥有某种神秘力量?
辽宁大学一直从事微生物研究的刘宏生博士说,太岁初步定为属于粘菌类。也有人说太岁是动物植物的一个祖先。
从太岁作为粘菌的特性来看,是不具有辐射能力的。阎海清的头痛症状应该是他潜在的心理暗示造成的。此外,太岁可以通过“吃”细菌的方式来维持生命,这就是为什么有太岁的人家在容易患流感的冬天没人生病的原因。
为什么太岁不像同族蘑菇一样随处可见呢?事实上,因为太岁只限于在土壤中的某一特定区域繁殖,随风或被动物带走的几率很少,因此会被长埋于地下。只有当房屋动土,太岁才会显露出来。
北票东官营乡出土太岁的所有者叫赵吉全,这块太岁重约5公斤,表面直径20厘米,高13厘米。三年时间它长了2.5公斤。这太岁没头没身、表面凹凸不平,黄褐色。
史料记载,太岁是古人假定的天体,它是古代民间对木星的一个别称,木星每12年绕太阳一周,每年都有一个不同位置,地下就有一个太岁出现。
那么赵吉全一家是怎么发现太岁的呢?那是2003年1月的一天,赵吉全的爱人李秀文在家做饭,发现柴火不够,就到院墙外去取,在一堆松树枝子里发现这个怪物,当时还以为是河套的黄石头呢。
赵吉全一开始并没在意,就把这个怪物放在自家院墙上,偶尔浇点水,后来发现它还能长,这才重视起来。后来有个邻居就说这个玩意它不是死的,是活的。
陕西周至县这个太岁的发现,当年在国内外曾经引起极大的轰动。专家将其命名为“特大型罕见粘菌复合体”,认为它既有原生生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是活的生物体,世界罕见。该“粘菌复合体”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标本,是“人类和一切动物的祖先”。
杨教授认为,在自然界中,植物、动物和真菌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是由几十亿年前一种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这个粘菌复合体,它的细胞结构和原始的鞭毛细胞的结构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这种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它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物和原生动物之间。也就是说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左拐就会发展到植物界,右拐就会向动物界发展,原地不动就变成了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
杨兴中的结论是,这种生物叫做原生质生物,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它们是由几十亿年前一种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
2005年4月,新疆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巴都根营房村村民李兵拾到一个淡、貌似蘑菇、手感如牛筋、重4.2公斤的肉状物体。他把它放进铁桶中养了起来,目前,这个大家伙已接近7公斤的重量。村民们怀疑此物可能是民间所说的“太岁”。据专家解释,民间俗称的“太岁”就是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粘细菌,又称“肉灵芝”。它生存于土壤或水中,是自然界稀有的大型粘细菌复合体。
2005年4月,新疆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巴都根营房村村民李兵拾到一个淡、貌似蘑菇、手感如牛筋、重4.2公斤的肉状物体。他把它放进铁桶中养了起来,目前,这个大家伙已接近7公斤的重量。村民们怀疑此物可能是民间所说的“太岁”。据专家解释,民间俗称的“太岁”就是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粘细菌,又称“肉灵芝”。它生存于土壤或水中,是自然界稀有的大型粘细菌复合体。
“太岁”,被学界认为是一种存在于地球上的不明生物体,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韩先生就给我们栏目组反映说自己就有一个千年太岁。
在和韩先生取得联系后,在凤鸣湖见到了韩先生所说的太岁。韩先生从车里搬下一个桶并告诉我们这个桶里装的就是太岁。打开桶盖我们看到一个类似于腐肉的物体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近距离仔细观察眼前这个物体,可以看到表面布满了很多龟裂的裂纹,而透过裂纹和一些已经破损的部位可以看到内部是一种类似海绵组织的结构。
韩先生告诉我们说这就是自己收藏的太岁。为了更好地像我们展现自己收藏的太岁,韩先生韩先生把这一物体拿了出来让我们有了更直观的观察。记者看到这个物体更像是一半的木桩,表面布满了类似于血管的突起。用手轻轻触碰这个“太岁”,记者发现它表面柔软,还富有弹性,拿在手里较柔软,硬度有些像凉粉。
早报讯(记者陈明华文\图)表皮皱巴巴的,摸上去很粗糙;底部看起来像刮了毛的猪皮;内部细腻雪白如脂。昨日记者在泉州南安美林玉叶村看到这个怪物,它大如脸盆,没头没尾,毫无气味。
“很多人说它是太岁,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家住玉叶村的杨女士介绍,这坨奇怪的东西,是她丈夫林先生从溪边捡回来的。记者看到这坨怪物直径约40厘米,高约15厘米,表皮皱巴巴的,看起来像动物大脑。用手触摸怪物表皮,就像摸到粗糙的砂纸。怪物部分表皮破损,内部的“肉”看起来雪白细腻,捏在手上很韧,不容易捏碎。更奇怪的是,它的底部看起来像是刮了毛的猪皮,这层像猪皮的表皮很薄,却韧性十足。
“老人们都说可能是太岁。”杨女士说,大家都不认识这怪物是什么东西,不少老人认为这是极其少见的太岁。
在《山海经》中,太岁被称为“视肉”“聚肉”“肉芝”。《山海经》记载,“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而出现在古帝陵前,具有“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的特点。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
据介绍,太岁分纤维质太岁和肉胶质太岁两种,纤维质太岁产于大山,无弹性,近灵芝;肉胶质太岁产自大地,有弹性,有肉质纹理。太岁生长十分缓慢,一年只生长5%。
城市晚报讯王先生家住长春市宽城区兰家镇小城子村,半个月前他去自家地里干活,走在地头,突然被脚下的东西滑了一下,低头细看,一块略带的肉乎乎的东西陷在土里。王先生曾在报纸和网上看过别人发现的“太岁”,他断定自己刚刚踩中的一定也是块“太岁”。
王先生小心地把这块肉乎乎的东西捧回家,用尺子量量,直径大约有20厘米,放秤上称有三斤左右。打开电脑上网查,王先生更确认捡到的这块肉乎乎的东西就是“太岁”。王先生说:“后来我也通过朋友找到明白人来家里看了,他们也都说是太岁,这东西在我家留着也没啥用,希望它能找到更需要它的主人。”
东北网9月23日讯(刘宝泉记者孙晓锐)9月23日,有村民反映称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三家村发现疑似“太岁”。记者到达现场后,李先生讲述了发现“太岁”的整个经过。
更多精彩登陆华东在线跟朋友准备收柴,经过房后时被一个软软的东西绊了一下,当时“太岁”是一半露在地上,一半埋在土里,他觉得好奇便摸了一下,感觉软软的好像还在动,吓了一跳,便找朋友一起挖出来拿回家中。朋友看后说好像是“太岁”,经过他上网查看比对后也觉得像。
随后李先生拿出了“太岁”请记者观看,该“太岁”整体重量约10公斤,外表被一层白絮状的膜皮覆盖着,掀开膜皮后露出了里面像没有生肉一样的物质,用光一照晶莹剔透。记者用手摸了一下感觉油腻腻的,嗅了一下并无任何怪味。
李先生说,拿回来后他把“太岁”里面像生肉一样的物质切下来一点倒上开水,“肉”一下子就化开不见了,喝后没感觉没什么异味,身体也没出现不适。
太岁,又称肉灵芝,为传说中秦始皇苦苦找寻的长生不老之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确有记载肉灵芝,并把它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山海经》称之谓“视肉”“聚肉”“太岁”“封。